高中数学《等差数列》教案

高中数学《等差数列》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够复述等差数列的概念,能够学会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蕴含的数学思想。

【过程与方法】

在领会函数与数列关系的前提下,把研究函数的方法迁移来研究数列,提高知识、方法迁移能力;通过阶梯性练习,提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具备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难点】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PPT展示几道题目:

1.我们经常这样数数,从0开始,每隔5一个数,可以得到数列:0,5,15,20,25

2.小明目前会100个单词,他她打算从今天起不再背单词了,结果不知不觉地每天忘掉2个单词,那么在今后的五天内他的单词量逐日依次递减为:100,98,96,94,92。

3.2000年,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奥运会上,女子举重正式列为比赛项目,该项目共设置了7个级别,其中交情的4个级别体重组成数列(单位:kg):48,53,58,63。

教师提问学生这几组数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一个常数,教师引出等差数列。

环节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1.等差数列的概念

学生阅读教材,同桌讨论,类比等比数列总结出等差数列的概念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来表示。

问题1:等差数列的概念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细节呢?

强调:“从第二项起”满足条件;公差d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必须是同一个常数(强调“同一个常数”);数学表达式:

问题2:判断是否为等差数列,是等差数列的找出公差。

(1)9,8,7,6,5,4,……;

(2)0.70,0.71,0.72,0.73,0.74……;

(3)0,0,0,0,0,0,……;

引导学生发现第一个数列公差小于0,第二个数列公差大于0,第三个数列公差等于0。由此强调:公差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0。

2.等差中项

问题3:给出的两个数24.6,(),32.2加入什么数后,这三个数就会成为一个等差数列?

学生回答,教师给出等差中项的概念:如果三个数a,A,b成等差数列,则A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

,即

.

问题4:

五个数成等差数列,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四、板书设计

以上是数学学科《等差数列》教案,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8799918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https://yiminshijie.com/n/625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