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移民世界 留学类 正文 下一篇:

川渝移民史 重走成渝古驿道⑦|千年移民通道!@四川人 你的祖上来自哪?

/项目//.mp4

视频播放器

四川在线记者 郭静文 罗向明

川渝两地不仅山水相连,文化脉络相连。 在绵延数千年的移民迁徙历史中,两地人民也血脉相连、同根同源。 明末清初,数百万湖广移民历尽艰险溯江而上,到达重庆,并沿成渝古驿道蔓延至四川。 现在的四川人,十有九是湖广人。 他们不仅带来了丰富的农作物、耕作技术、文化民俗,还扎根这片土地兴农兴商、教书育人,谱写了移民的史诗赞歌。

重走成渝古驿道,我们重新探寻移民历史中留下的遗迹,聆听巴山、沭水之间迁徙的动人故事,感受和感动四川人的坚忍和包容。

四川人百分之八十的祖先来自湖广地区

四川自古就是移民聚居地。 四川省社科院历史组副研究员苏东来通过史料梳理认为,从秦汉到近代,四川历史上发生过六次重大移民,即秦朝以后灭六国,西晋末年,唐朝“安史之乱”之后,北宋时期。 末期的“靖康之乱”时期,以及明末清初和20世纪50年代的“三线建设”时期。 其中,前四次移民大部分来自北方,明末清初的移民大部分来自湖广地区。 四川历史上,著名的卓文君家族、司马相如、苏轼等人的祖先均移居四川。

与成渝古驿道密切相关的大规模移民发生在明末清初,即著名学者陈石松所说的“湖广填四川”。 四川历史上曾有过两次“湖广填川”。 第一次是元末明初洪武年间,朱元璋平定四川后,大量江淮地区人来到四川。 200多年后,清初,张献忠入川引发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战乱,四川人口从300多万锐减至60万。 康熙及其后三位皇帝下令,明末清初第二次湖广入川开始。 这两个移民还有一个共同的称谓——客家人。

重庆移民史电子版_川渝移民史_四川移民史

洛带客家博物馆内陈列着客家迁徙图和生活用品。 (来源:洛带古镇)

客家人大规模迁徙四川,发生在清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 原籍湖南的客家人唐氏,在定居安岳县后编修的《唐家谱》中,保存了一段“盛祖仁皇帝招人填江的圣旨”。 有专家断定,这是和平时期经朝廷批准的移民行动。

据《简阳县志》记载,明末清初,经过连年战乱,境内人口再次锐减,几乎成了一片荒野。 清顺治末年,大规模的“湖广填川”移民活动开始。 《董氏族谱》载:“康熙五十三年,董明学、董明祥、董明友三兄弟,及湖广省宝清府邵阳隆回七都,迁居后地。龙泉驿潞西河宝石口老宅。“同时,谢、张、李、万……

洛带古镇里有一座客家博物馆,里面清晰地展示了千年客家移民的历史。 据统计,明末清初,湖广填川移民主要来自江西赣州等12县、福建龙岩等14县、广东梅县等12县。 其中,最远的城市梅县距成都5853公里。

四川移民史_重庆移民史电子版_川渝移民史

洛带客家博物馆内陈列着客家迁徙图和生活用品。 (来源:洛带古镇)

他们是如何从沿海50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到达四川的? 记者在博物馆里发现了一幅曾氏迁徙四川的珍贵图画《成都记》,清晰地记录了几个家庭从广东迁徙四川的完整历史。 课程。 曾氏家族首先乘水路,沿长江经过江西、湖南、湖北,到达重庆,再经永川、荣昌、隆昌、内江、资阳到达现在的龙泉驿,定居洛带镇。 这也是大多数移民的主要移民轨迹。

四川移民史_川渝移民史_重庆移民史电子版

“但也有部分湖广移民沿长江直接进入川南,然后沿着水路、陆路分散定居在各地,就形成了今天的四川。” 苏东说,从明末到清初,一个多世纪了。 迁徙使数以百万计的移民来到四川,他们的子孙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如今,80%的四川人的祖先来自湖广地区,四川地面上80%的建筑遗迹也是当时留下的。

“湖广村”与“客家话”留下移民印记

大量移民来到四川,沿成渝古驿道沿线的东大路定居,古驿道周围十、二十里范围内逐渐形成城镇。 重庆市历史学会会长邓晓向我们介绍,资阳南锦驿、简阳石桥铺、内江资中、隆昌、重庆荣昌等地,至今仍留有不少移民痕迹。

在资阳南津站,记者无意间走进了一个特殊的村庄,名叫“湖光村”。 村民说,村里只有二三百人。 走在古街上,两边居民的门牌上都贴着蓝色的“湖广村”门牌,排队的有百多间。街尾的一栋木屋是明代留下的及清朝。 一户人家门口,两块拴马石稳稳地立在楼梯两侧。 据资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杜显福考证,这里是明清时期商人出入歇脚、拴马的地方。 村里很多人都姓曾。 据祖先介绍,村民大多是明清时期从湖北孝感地区移民到四川的。 还有唐姓、陈姓,好像是广东移民的后裔。

四川移民史_重庆移民史电子版_川渝移民史

南津镇湖光村。 (郭静文 摄)

在资中县罗泉古镇,一座由钟氏宗亲修建的钟氏祠堂至今仍保存完好,院内矗立着一座“万年灯碑”,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据碑文记载,当时迁入罗泉的粤东移民中,姓氏多达17个。 这些客家人占领了罗泉最重要的盐井,借助盐业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据不完全统计,清朝末期罗泉共打盐井约1515口,所产盐远销成都和藏区。

在重庆荣昌,万灵古街的赵氏宗祠至今仍保存完好。 这座已有216年历史的祠堂古朴典雅,富丽堂皇。 寻根赵家祠堂,不难发现这个家族充满了移民的印记。 乾隆九年,我们四川始祖赵万胜夫妇,带领七子一儿,背着筐子,从湖南邵东出发,历尽千辛万苦,给荣昌带来危险。” 赵氏后裔赵修从家谱中了解到其祖先迁徙四川的历史。

重庆移民史电子版_四川移民史_川渝移民史

重庆市渝中区现存湖广会馆群。 (图片来源:渝中区政府新闻办公室)

重庆盘龙镇是探索移民重镇的必去之地之一。 行走在古镇,虽然大部分古建筑已不复存在,但客家移民的影子依然随处可见:很多楼盘名称都含有客家字样,盘龙镇中心的休闲广场也被命名为客家文化广场上,刻着“客家赋”,居民每口都有一个“爷爷”。 据说,截至目前,盘龙镇还有4万人会讲客家话。

他们创造了灿烂的商业文明

数以百万计的移民给四川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创造了近代以来巴蜀地区灿烂的商业文明,涌现出一大批富商和杰出人士。

洛带客家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张海荣带领记者走遍古镇的大街小巷,一边讲述着300年来这里移民创业的故事。 从广东移居四川的卓秉田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清嘉庆、道光、咸丰三朝历任内阁学士。 继承先人的酿造技艺,后人在成都棉花街“祥福”前开设了“广益号”酱园。 生产的酱油、酱菜、豆瓣等久负盛名。 周大三是一代儒商,清末从江西移民而来。 先后校订刻有《说文解字》、《韩诗外传》等著作百余种,在版本书目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重庆移民史电子版_川渝移民史_四川移民史

洛带古镇四大会馆之一——湖广会馆。 (来源:洛带古镇)

成渝古驿道沿线,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 著名的泸州老窖创始人温小泉是广东梅州人。 陈万熙,四川早期实业家,祖籍江西吉安。 他创办了四川第一家缫丝厂——三台万安皮农缫丝厂。 获得金牌。

此外,据苏东来了解,因产甘蔗而被称为“甜城”的内江,其甘蔗原产于江西。 著名的郫县豆瓣创始人也是江西人。 在资阳市临江镇,临江寺豆瓣曾作为清朝贡品,后来“称霸”成渝铁路沿线,也是江西移民创办的“老字号”。 “移不走的五凤溪,移不走的城镇,填不完的成都”。 烟、糖、烧酒、盐、粮食、土片等农副产品源源不断地通过洛带客家人的手转移过来。 。 著名的荣昌呷哺也由客家人带到了重庆。

四川移民史_川渝移民史_重庆移民史电子版

洛带客家博物馆陈列的“湖广填川”时期移民溯源启示录。 (来源:洛带古镇)

在洛带古镇,记者还在刘家大院里见到了刘家的后人。 大约300年前,刘氏第一代先祖从江西赣州进入四川,世代定居于此。 刘氏先后在洛带务农,经营商店,贩卖油盐糖川渝移民史,修建刘家大院。 他们还将民间著名的舞龙技艺“刘家龙”从江西带到了洛带,成为当地的一项活动。 特色民间艺术。 据刘氏后人介绍,“刘家龙”在川西坝子舞龙界享有盛名。 每年三月,来自全国各地的刘氏后裔都会聚集在这里,举行“清明祭祖、传宗接代”的活动。

四川人开放包容的性格与移民文化有关

从广州到四川,长达5000多公里,全家长途迁徙并不容易。 客家人迁入四川的路线可分为水路和陆路两条路线。 清初以来,两湖移民大多走水路,但费时费钱。 地高山高路远。 凶猛的老虎、重感冒、雨雪都可能致命。 尽管如此艰难险阻,但在洛带客家博物馆陈列的多张老照片中,记者依然看到了客家人成群结队、扶老携幼、渡过蜀山河流的感人场景。被视为“难上青天”的路。 场景。 迁居四川站稳脚跟后,他们开始修建会馆,帮助后来迁入的同乡和子孙,共同发展家庭。

约300年来,来自五湖四海的迁徙人们在“天府之国”和睦相处,婚丧嫁娶、生活习惯、建筑方言等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重庆移民史电子版_川渝移民史_四川移民史

重庆市渝中区现存湖广会馆群。 (图片来源:渝中区政府新闻办公室)

张海荣说,历史上多次迁徙的客家人不仅不畏艰难险阻,而且行事果断、谋划周密、充满智慧。 “通常情况下,客家人有搬出意向后,都要通过各种方式了解目的地四川的真实情况,做决定时一定要与家人商量,征求部落的意见。” 张海荣告诉记者,记者出示了一份清代雍正年间广东昭洛路杨熙的奏章:“盖人一般在正月、二月入川,如果过了这两个月,就无法进入四川了。”那里有耕种;那里有障碍……”意思是移民们规划好了自己的旅程,到达四川时,恰逢农耕季节,充分展现了客家人的力量和智慧。

重庆移民史电子版_四川移民史_川渝移民史

洛带古镇四大会馆之一——湖广会馆。 (来源:洛带古镇)

在洛带古镇博物馆的展区内,民间流传的一首客家“答宗诗”尤为动人。 这首出自梅州《黄氏族谱祖训》的“认诗”,又名“送子诗”。 镜外皆是我地,他乡是久别重逢的故乡。”迁居四川的广东刘氏,为了鼓励子孙到外地创业,把这首诗带到了巴蜀。诗的最后四句是“朝夕不忘亲人。 早晚必须去祭拜祖先,烧香。 天佑我韩家宝,十四人齐荣。”

客家人大规模迁入四川,不仅给巴蜀大地带来了丰富的农作物、农耕技术、繁荣的商业川渝移民史,也给四川带来了破山、奠基、振兴城镇、繁荣商贸的创业精神。 。 苏东来认为,在移民过程中养成的大无畏、开放、包容的性格也扎根于他们的后代身上,成为了今天开拓创新、开放包容的四川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8799918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https://yiminshijie.com/n/4735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