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反省和改进的句子(工作反省报告)

  1. 工作的本质就是你去发现一个一个的不对称,也就是需求,用你自己的能力去满足这些需求的过程。这里面有两个重点,第一不对称需求是永远存在并且找不完的,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你的能力完全在于你自己,当这两个因素之间出现不匹配的时候,你的各种问题就会出来。需求多,你会抱怨不公平,能力强你会觉得没劲;进而有了各种吐槽,八卦,人际关系,不公,职业生涯发展,焦虑,迷茫等等你能看到的所有很奇怪的事情,当你有了一定的经历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奇怪的事情原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所以,如果你不能本质上对你所做的工作有这个认识,那么你们之间的矛盾总有一天会爆发。不是公司不要你了,就是你特别烦躁了,最惨的事情莫过于在你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碰上后一种情况;
  2. 说一下这些需求。马路上打扫卫生是因为马路脏了,需要清理;开发一款APP是因为这个APP可以能够缓解更多人的人性焦虑,需要写代码开发;将公司的产品销售出去是因为公司要赚钱,需要你找到能够购买产品的人;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我觉得能够帮助更多的人,需要我来打字;其他所有的东西比如工作贵贱,熬夜加班,工作量程度,有没有用,意义在哪这些东西都是已经包含在了你所看到的这些需求当中,你在处理这些需求的时候就一定会遇到,只要你意识到了这一点,那么你就会考虑的相对容易很多,否则你在工作的第一关就要先去处理你内心当中的这些杂乱无章的念头,这个会耗费你很大的精力和时间;
  3. 再说一下你的能力。打扫卫生你要用扫把扫地,只要你有力气你就可以;写代码需要用键盘敲字母,除了你有力气以外,还需要你有思维和逻辑;将公司的产品卖出去,除了力气和思维逻辑以外,你还要懂得人性;我写这篇文章如果要帮到别人,还要能够触动受众的内心,否则他们可以被其他一些文章吸引。所以你看,你有什么样子的能力,你就能够去处理什么样子的需求。同时,你处理完了这些需求之后,你就能够获得相应的报酬,能力越大,获得的报酬越多。所以,你在日常工作当中不是只需要考虑你已经拥有了什么样子的能力,而是更要考虑我能够再提升自己的什么能力;
  4. 综合起来看这两点,需求-能力。有很多做技术的人实在是不理解自己的老板有时候做的一些决策,觉得这些决策真的是很无语,这其实是不太理解老板的需求状况导致的错觉。底层的员工在做事情的时候只需要考虑好这个事情怎么做会更好一些,但是老板在做事情的时候就会考虑这件事情怎么做才能平衡好自己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越往上走,越是能够明显的感受到这个规律。所以,有的员工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做的非常的好,但是到了老板那里会有各种的貌似刁难,觉得老板好像在打压自己一样,他的本质是老板在均衡你做事程度对整个关系的影响;只是你们能力差别大,大脑里面的思维不一样导致的。多往均衡上想一想,你就会好受很多;
  5. 这个是怎么形成的,你多看一些书,你就会发现很多东西的做成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的,它都是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慢慢的堆积形成的,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否则的话人为什么要经过几十亿年的时间才能进化成我们现在可以使用电脑,手机的样子。直接从原始人那里开始就可以,对吗?所以这种模式本身就需要我们慢慢的形成这种认知形成这种均衡的思维来慢慢的向前移动。你那个只知善恶和得失的心只能是你作为一个人所拥有的最基本的功能,对向前走一步没有任何的作用。说到底还是人的认知层次的问题,如果你前进到了思想这个层次,那么你会理解很多东西;
  6. 有的人在碰到一些自己难以解决的工作的时候会想着通过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方式来解决,也就是想通过跳槽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我支持你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你的能力已经达到了更高的一个层次,你可以满足更大的需求了,这个时候你去跳槽可以。但是你要是对你的能力有一点点不把握,那你的跳槽除了将你自己置于险地以外,没有任何的用处。你还是会遇到你跳槽之前的问题,只是换了一拨人而已,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其实你改成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性会更容易理解;
  7. 当你不能够理解这个本质的时候,那么你会通过你所谓的加班熬辛苦来试图感动公司。这个是极其错误的,因为第一你感动的人只能是你自己,第二公司是一个没有任何感性因素的集体,它不会对你的这种行为有任何的反馈。它只是能够在运行的时候将自己的需求提交给你,至于你有什么样子的能力你有什么样子的感受那是你自己的事情。所以千万不能做这些自己感动自己的事情,那只会浪费掉你的时间,让你在中年危机的时候,身体健康没有了,能力也没有提高,每天惶惶不可终日;只要你进入到一个公司,你就应该理解到这个本质,去除掉你的感性,用你的理性去满足公司给你的需求,将每一分每一秒用在关键的事情上面,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样你才能够和因为年龄带来的危机感共存;
  8. 怎么做到时时刻刻的学习呢?现在就给你的大脑中装入三个字-生产者。也就是无论你遇到了什么样子的需求,你用你的大脑进行分析判断,然后加入自己的价值,产出一个自己独有的观点和解决办法,这就是一种生产的过程。否则你就只是在消耗你自己原先的积累,很快会被消耗完的。记住是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工作需求,生活日常,发呆也算,用这三个字去驱动你的任何言行,你的认知层次就上去了,你就能看到更多更远的东西了,你也就不会再允许浪费你的一分一秒的时间了;那样是你内心中的成就感在驱动你,而不是外界的目标在驱动你,这两个过程当中产生的内心感受截然相反,最终的结果也就截然相反。不要到了你无心无力的时候才意识到;
  9. 除了意识上的注入以外,更重要的是你的行为。你不要每遇到一件事情的时候都给自己说要反思,但是事情过后你只是在大脑中闪现了一下事情的经过,这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一定要将事情的经过写在纸上,观察这些文字,思考出文字对应的内心感受,这个时候你的内心才算是有力量进入,有了这件事情的经验;除了经历+反思以外,另外一个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读书+体悟,什么书不重要,可以是你的专业书籍,你喜欢的书籍,再或者那些看似没有用处的经典书籍,最重要的是将书中的知识和你的内心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共鸣,这种共鸣就是你将知识转化为智慧的证明,你可以将作者通过一生实践积累下来的智慧最大程度的吸入进你的内心;花不了你多少钱,花的只是你在焦虑迷茫时候的时间;
  10. 再往明白的说一下,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就是三个能力,分别是洞察力,判断力,想象力,没有别的东西了。洞察力就是你遇到事情的时候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看到问题的本质,找出问题的规律,很重要;判断力就是你能够知晓这个事情发展的趋势,好或者坏,高或者低,进或者停甚至退;想象力就是你能够想象的出事情在某一个阶段会有什么样子的情形。有什么样子的人,有什么样子的时间点;举个例子,我写的这篇文章,如果你看懂了,你一定会想着更近一步来阅读我其他的文章,这个洞察力的结果就是我说到了根本,判断力的结果就是你的内心被触动了,想象力的结果就是你关注我了,推荐我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8799918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https://yiminshijie.com/n/97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