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考察报告(考察总结报告)

编者按:

5月13-16日,黄州区党政考察团到江西省横峰县,浙江省龙游县、开化县等地考察学习,借鉴各地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等先进理念和举措,找差距、学经验、悟方法。为把考察团成员学到的先进经验做法应用到黄州区的乡村振兴工作和各项事业发展中去,“今点黄州”微信公众号将陆续编发考察团成员的心得体会,相互学习借鉴,找出短板和差距,拓宽思路和视野,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

今天编发第九篇:

关于赴江西、浙江考察学习的报告

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祁志龙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关于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深入推进我区乡村振兴工作开展,区委书记夏志东带领区党政考察团,于5月13日至5月16日,赴江西省横峰县、浙江省龙游县、开化县考察学习借鉴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等先进理念和举措。此次考察,行程紧凑、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对于我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及工作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让我眼界大开、深受启发。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体概况

此次考察的江西省横峰县,浙江省龙游县、开化县均是我国在乡村振兴工作方面取得突出成果的先进县。

(一)生态环境良好

江西省横峰县地处赣东北,环境优美,有着“七山半水二分田,半分道路与庄园”的自然格局,获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全省美丽宜居建设示范县、全省生态环境工作先进县、省级文明宜居示范县。浙江省龙游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境内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自成特色。驰名中外的龙游石窟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与古民居民居苑、山地旅游六春湖、浙西大竹海、龙游红木小镇等旅游资源联片发展。浙江省开化县地处浙江省西部,著名的革命老区县。开化拥有大片的原始森林,生物丰度、植被覆盖、大气质量、水体质量均居全国前10位,是全国9个生态良好地区之一。景区内有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个大型的自然景观,拥有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习近平总书记称:“开化是个好地方。”

(二)历史文化资源丰富

江西省横峰县始于明代,历史上“横峰窑”曾与景德镇瓷器齐名。横峰县是著名的老区县、全红县,是方志敏精神首创地和清贫精神发源地,是“可爱的中国”摇篮,旧址群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浙江省龙游县是春秋时期“姑蔑”古国建都之地,境内拥有国家、省、县三级文物保护单位100多处。龙游英才辈出,素有“儒风甲于一郡”之誉,龙游商帮曾是明清时期全国十大商帮之一,有遍地龙游之美誉。开化县建县于北宋太平兴国六年,民间艺术十分丰富,主要类别有: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文学和民间灯彩等。龙舞是开化县民间广为流行的民间舞蹈,苏庄“中秋节舞香火草龙”列入“浙江省传统节日保护基地”,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三)资源利用形成品牌产业

江西省横峰县通过开展“秀美乡村、幸福家园”创建活动,完成了660个秀美乡村“七改三网”建设,打造了148个景点亮点村,27个3A以上乡村旅游点,成为江西样板。作为中国著名的葛之乡、中国葛根原产地,横峰县全面推动突破性发展龙头产业,横峰葛被列为中国地理标准产品,传统加工工艺被列为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横峰葛栽培系统被列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浙江省龙游县红木小镇依托红木文化和绿色生态为基础,打造成了集家具制造、旅游休闲、文化创意、商务服务、生态居住五位一体的特色小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优秀旅游项目、省级十大示范小镇、省产业融合创新、省文化产业示范等一系列荣誉,拟于龙游石窟联合申报国家5A级景区。

浙江省开化县文化旅游产品誉名全国,根雕产业是开化县的优质文化产业之一,是中国根雕艺术之乡。地标优品包括绿茶、金针菇、黑木耳等,是全国金针菇之乡、中国龙顶名茶之乡和中国黑木耳之乡。

二、主要做法

(一)发展思路新,功能定位准

思路决定出路,定位决定地位。此次所考察地区都体现出了大境界、大思路、大气魄,各地均立足自身实际,创新发展理念,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切实做到了规划先行、精准实策,展现出了定位准、标准高、配置强、产业特的特征,深刻阐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二)干部作风实,群众素养高

考察团在考察交流过程中,当地干部所展现出的扎实作风、担当精神令人赞叹。所到之处,从县委书记到基层干部对考察点十分熟悉,讲起乡村发展思路、开发步骤头头是道。考察地村民也呈现出了“素养高、意识强”的一面,他们积极配合参与当地政府、村委会土地流转、项目建设、环境治理等相关工作,成为了当地乡村建设主力军。

(三)体制机制活,工作推进快

考察地区构建起了“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长效机制,建立了村民民主自治管理模式评比制度,旅游经营奖励制度等美丽乡村管护机制体系,探索出了“党建1+4”的乡村治理模式,在乡村建设、村级治理、环境保护等方面机制活、推进快、效果好,绘就了一幅“乡村新‘美颜’、 处处皆风景”的新农村画卷。

三、考察的思考、启示和建议

(一)考察后的思考

通过此次考察,我认为黄州区发展要突破瓶颈,必须找准自己的短板、解决的问题、克服的难题,对症下药、靶向治疗、逐个突破,相比之下,还存在如下短板:

1.顶层设计不够,发展方向不明

乡村振兴是一项涉及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经济生态文化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需要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目前我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未到位,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意识不到位,各乡村还存在着发展方向不明确、定位不清晰、特色不鲜明的问题。

2.管理体制不顺,经营机制不活

乡村振兴离不开有效的体制机制保障。黄州区长期以来,资金、土地、人才等各种要素单向由农村流入城市,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乡村治理机制等管理机制有待理顺,土地经营权流转行为监管、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农民土地流转纠纷调处等重点工作开展困难。

3.资金投入不够,配套设施不全

乡村振兴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环境改造提升等方方面面,所需要资金较多。黄州区农村地区点多面广,资金缺口较大,尚未真正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投和全社会参与的投融资体系。“生产、生活、生态”三类乡村基础设施亦不完善,大部分农村道路尚未黑化。

4.产业结构不优,综合效益不高

各乡村产业不优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高。如范家岗月季花基地、袁家铺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农旅项目,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但依旧停留在观光、采摘层面,未能形成完整产业链,缺乏农产品衍生品研发生产,展览、交易等新型产业业态。农产品未能包装成旅游商品,产业附加值不高,乡村旅游发展社区参与不足,农家乐、乡村民宿等休闲业态开发程度低。

(二)考察启示

1.解放思想,提升境界

学习他县的乡村发展先进经验,必须落实到解决黄州实际问题的思路办法、工作作风境界和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上。要真正树立起强烈的进取意识、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以解放思想来进一步排除黄州乡村振兴发展道路上的思维障碍和行为障碍,以发展的实际成效来检验思想解放的程度,以开放思维、宏大气魄、科学方法,营造弯道赶超的思想、工作和舆论氛围,正视黄州区与先进区县的差距,瞄准学习榜样,积极对标提标达标,实现后来者居上。

2.整体谋划,明晰方向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立足黄州全域,整体谋划、统筹安排、提前部署,根据“三镇一乡”各自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抓试点、塑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工作开展,要与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综合改革、农村基层党建、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相结合,统筹考虑、无缝衔接、同步实施;同时,要有长远发展意识,做好顶层设计,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按照总体实施方案、年度计划要求,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3.增加投入,完善配套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真金白银,解决黄州乡村振兴资金投入问题,必须要改革创新思路,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调动农民投入积极性,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一是要按照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原则,加快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公共财政应更大力度向乡村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匹配;二是要创新金融服务机制,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分类有序提高集体产权的流动性,加强新型经营主体规范化管理,鼓励和引导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三是创新社会资本参与机制,创新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准入机制,清除阻碍要素下乡的各种障碍,创新社会资本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走“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产业链的合理分工带动农民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

4.理顺体制,创新机制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健全黄州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改革农村管理服务机制、创新乡村振兴投入机制,推动黄州农业提质增效、农村文明进步、农民增收致富。一要健全黄州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坚持以均等化的思维抓服务、市场化的思路抓产业、专业化的思想培育新型农民,深化基层管理服务改革,理顺基层政府权责关系;二是要改革黄州农村管理服务机制,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三权分置”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挥村级党组织对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5.做优产业,提升效益

乡村振兴首要是产业振兴。黄州区“三镇一乡”目前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未来需注重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综合效益。一是要坚持全链条发展,依托范家岗月季花基地、袁家铺农业产业园、叶路洲现代农业示范园、东河源生态农庄等农业园,谋划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构建起由三产带二产促一产、三产融合的循环发展体系,形成种养有机结合,生产、加工、收储、物流、销售、观光、体验于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培育附加值高、极具黄州特色的名优特产品;二是要坚持龙头带动,引进或培育龙头企业,以袁家铺农业产业园为试点,通过引进龙头企业,统筹园区经营管理,推动形成龙头带动、规模适度、多方融合发展的生产经营业态。

(三)工作建议

乡村振兴工作任重道远,需跳出黄州看黄州,破思想之冰、习外地之长、顺发展之势。基于文旅部门职责,黄州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以乡村旅游为抓手,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做好“五个一”。

1.做好顶层设计,一张蓝图绘到底

增加文旅产业资金预算,聘请高端旅游规划公司或实力强劲的高校教授团队对黄州区旅游资源及旅游发展方向进行系统性、全面性、高端性顶层设计,组织编制全域旅游规划、乡村旅游规划、专项旅游规划;统筹推进文旅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乡村振兴规划等规划的内容衔接,强化规划引领作用,绘好“多规合一”蓝图,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分片分步推进各项工作。

2.优化硬件配置,搭建多维旅游路

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积极构建“快进慢游”旅游交通网络,实现美丽乡村、景区景点与交通干线的互联互通,强化乡镇、村庄路网连通和有效衔接,打通“断头路”、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破除景区可进入性差的“瓶颈”制约,为游客创造快速便捷的交通条件;提升农村道路可达性与景观性,黑化村庄内部道路,完善外部旅游标识系统,畅通“外循环”、“内循环”、“微循环”,打造“美丽乡村路、秀美风景道”,构建节点支撑、多点呼应、轴带联通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3.加强资源整合,规划旅游精品线

整合市区文旅资源,做好旅游资源分类,设计一条涵盖陈潭秋故居(刘子通故居)、杨家湾烈士陵园等红色景区,范家岗村月季花基地、盂钵桥村美丽乡村、袁家铺现代农业产业园、飞鸿草上运动综合体等乡村休闲点为旅游要素的精品旅游线路。

4.加大文化发掘,下好文旅一盘棋

组织文化旅游部门、史志办、文联联合开展文化座谈会,深入乡镇村组开展文化资源收集整理、挖掘抢救、传承保护活动,设置公益岗位稳定并扩大非遗保护传承人队伍,活化利用文化资源,深入推进“文旅+”,讲好黄州故事。

5.做好宣传推进,擦亮地标名品牌

着力黄州全域旅游品牌形象塑造、品牌文创设计、品牌导视系统和品牌年度传播四项工作,充分利用抖音短视频推送直播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推进黄州旅游宣传,树立“东坡遗爱,文峰黄州”文旅品牌,全力争创“荆楚文旅名镇”、“荆楚文旅名村”等文旅产业品牌,打造“一镇四村”品牌新格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8799918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https://yiminshijie.com/n/766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