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方法汇总)

小学生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方法汇总)。我们常说,“家庭是孩子永远眷恋且永不停课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且永不卸任的老师”。

家庭教育既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艺术,又是一项异常复杂的过程,它不仅要求家长有个方面的知识和见识,而且要求家长懂得怎样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在求知、交友、做人、自我修养等各方面获得良好的教育,促使孩子把潜力完全发挥出来。

孩子的成长应该是立体的、多方位的、多能力的,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也应是立体、全方位式的教育,仅仅依赖学校教育,忽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无法弥补缺憾。

下面就家庭教育我和大家分享一些方法: 一、 尊重孩子,用心沟通 爱孩子,更要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做父母的都疼爱孩子,但显示往往是父母的爱得不到被孩子接受和认可,经常听见父母埋怨孩子是不听话、根本无法沟通、你说东他偏向西等等。但是你偶然也会发现,孩子和某些人关系非常好,可能是同学,可能是邻居老伯,也可能是姑姑或其它亲戚,他们无话不谈,一些平时父母说了N次都不接受的道理,到了他们哪里好像很简单,一点就明、一说就改,孩子突然间好像变得很懂事,害得有些家长遇到关键问题时总得上门请救。为什么呢?虽然你疼爱孩子,但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尊重孩子,是否与孩子做知心的朋友,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虽然越来越多的家长嘴上一直在说尊重孩子,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做不到。在他们眼里,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孩子必须一切听从父母的安排。这样的父母往往把孩子置于完全依附家长的位置上,没有把他们当成独立的个体来对待。一旦孩子的行为与他们的意志相左,或达不到他们的期望与要求,斥骂、棍棒随之而下。对不少家长而言,学会尊重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它不是一朝一夕想学就成,它应建立在正确的认识基础上,花费百倍心思,万般功夫,真正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此外,“申辩”(顶嘴)也是日常生活中最见的问题,有的父母喜欢那种 “听话”的孩子,父母怎么讲,孩子就怎么做。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了,就会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打骂孩子。不允许孩子申辩,一旦申辩往往就被被斥责为“还学会顶嘴了”,这样不但不能使孩子心服口服,还会使孩子滋长一种抵触情绪,或者为推脱责任而开始说谎。孩子申辩本身其实也是父母交流的一个过程,表达他们想法的一个窗口。要知道孩子本身与父母经历和环境不一样,加上阅历浅,难免会和大人想法不一样,其中也是有好有坏,有事还可能好心犯坏事,但一般来说,很少有父母会用心或者有机会去听听孩子表达的意见和想法。而如果父母能意识到这一点,反而利用孩子顶嘴的机会,以此为交流点,心平气和的与孩子辩论,了解孩子的想法,及时鼓励好的,改正错的。

给孩子一定自由空间和权利; 正视孩子间的差异等等。在生活中只有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才能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

 

家庭教育

在与孩子沟通要注意以下几点 父母与孩子良好的沟通的前提是倾听,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交流,静下心来倾听孩子要诉说的一切,哪怕此时你在忙、再累,也要专心致志地倾听,不时地询问孩子:“在学校有什么有趣的事吗?上课时你对自已的表现满意吗?今天你的笑脸又增加了吗?每当我这样问女儿的时候,她总是十分兴奋的向我汇报一切,当她说出自已对事情的看法时,我也会尊重她的意见,与她商量办,给了她足够的信心和自信,我认为这对培养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倾听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学问,也是父母与孩子良好的沟通的前提。

要与孩子处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沟通和交流,鼓励孩子把他的感触和情绪表达出来,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所说的一切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我们有时也让孩子参加大人的一些活动。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掌握孩子的动态,更重要的是通过平等对话唤起了孩子心灵深处做人的自豪感与责任感。

要学会如何跟他谈心,不一定要谈大道理。在这点上有的家长误认为把大道理讲给孩子听就会有好的收效,其实不然!孩子生下来天真无邪,高兴的事就爱听,不高兴的事就会引起反感,甚至和你产生隔阂,以致无法沟通,这一点非常

重要。我认为我的孩子如果喜欢我、贴近我甚至崇拜我,这就获得成功的第一步。接下来偶尔讲点道理要他听不是不可以,当然也不能得寸进尺,否则会前功尽弃。道理要讲得通俗易懂,只要他懂了就立即停止,若不然再重要的理也要舍弃。

在处理与孩子的关系时,要把孩子当做自己的朋友来对待,要做到以诚相待,而不要以为他是孩子而随意编造一个理由去欺骗他,在他需要交流的时候要认真听他诉说,与他分享喜与乐;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要认真帮他分析一些她认为非常复杂的问题,帮他解决困难,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在与他讨论问题时,要允许孩子提出跟家长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见,认真听他讲理由,然后再告诉他你的想法;对于他让你保守的一些“小秘密”,要替他保守秘密,不要轻易告诉别人。总之,要让他认为家长是值得信赖、值得交往的朋友,是讲诚信的,而不是一味的居高临下地下指示、下命令,使孩子与你平等沟通,无话不谈,从而及时地掌握孩子的思想脉膊和学习情况。

二、培养良好的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一生,好习惯会影响孩子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好习惯对孩子极为重要,会成为孩子一生成功的导师,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好习惯是人生最重要的指导”。因此,作为父母,一定要在孩子的习惯培养上下大功夫。

生活有规律 按时作息,讲究卫生,卫生习惯不好,直接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要常洗手,早晚刷牙,同时还要注意对孩子进行讲好公共卫生的教育,让孩子养成不随手扔垃圾的习惯。

家长要尽量保持孩子的生活起居在所有时间里的一致性。长期做下来,孩子自己也能学会独立按一贯的生活规律来制定合适的作息时间表。一旦孩子习惯过一种有规律的生活,那么时间观念就已内化成他自己的一种宝贵素质,自我意识的控制力与意志力就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家长不要替孩子做他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应该有意识的从小锻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一些小件的衣物锻炼由孩子自己去洗。要孩子做家务的目的,并非仅是要把繁琐的工作做好,或教孩子“如何去做”。厨房整洁的重要性,比不上发展孩子的责任感、自立能力、自尊心、自信心和办事能力,因为这些都是健康人格的基础。做家务也可帮孩子了解人必须合作和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当孩子在生活中养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养成主动做一些家务劳动的生活习惯时,孩子的独力意识与自我责任感就已增强了很多。

学会节俭 孩子花钱大手大脚,开运动会、去春游拿10元、20元还嫌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家长没有注意对孩子节俭这一习惯的培养,甚至有的家长认为让孩子节俭是寒酸的表现。其实想一想一个从小不知道节俭的孩子,长大了又怎么会节俭呢?要培养孩子节俭的习惯,第一要定量给孩子零花钱,让孩子自己去支配这些钱,如果提前花完,不补,不预支,让孩子学会节制、学会理财。家长引领孩子不同他人攀比,当然,家长首先不能进行攀比。可以尝试让孩子利用假期去品尝一下赚钱的艰辛,这样他就不会乱花钱了。

上网、游戏要有度 家长要在看电视、上网上以身作则,少看电视多读书,用行动产生说服力,这样的纠正效果会更好。

 

家庭教育

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但要正面引导孩子玩那些益智的、健康的游戏,这样来避免孩子去玩那些充满暴力与色情的游戏。同时要多培养孩子的多种兴趣爱好,这样孩子就不会把注意力只放在玩游戏上了。在孩子玩游戏之前,要与孩子一起制定玩游戏的规则,切不可因孩子一时表现好了,家长一高兴,就可以允许他上网或超时上网,这样是把上网玩当成奖品了,他们对游戏的兴趣也就被刺激得更浓了。对于自制力差的孩子家长要多一点耐心,要慢慢指导孩子在玩游戏中自己学会控制,最好不要与孩子形成管制与被管制的关系,要让孩子养成自我控制的好习惯。

待人有礼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或听到,有的孩子客人来了不知道问候,甚至还有的孩子满嘴脏话,而家长往往以我这孩子真不懂事就轻描淡写的过去了。

要知道文明礼貌是一个人有教养的表现,在一个缺乏教养的人身上,勇敢就会成为粗暴,学识就会成为迂腐,机智就会成为狡猾,质朴就会成为粗鲁,宽厚就会成为谄媚。家长不要以为孩子大了就知理了,因为当他养成习惯之后,他就不觉得这是一件错事了,更不会去改正。要让孩子穿衣整洁,并养成爱护衣服的习惯。

教育孩子到别人家去时先敲门,不乱动他人的物品;在家接待客人时,学会让坐、请茶、送客,且不影响大人之间的交谈;到公共场所要爱护环境卫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尊敬老人、师长等。

养成读书好习惯 阅读要从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入手,可以是一些带图的故事,可以是孩子喜欢的电视剧的剧本。等孩子喜欢上读书之后再去读一些大部头的书。家长也可以陪着孩子读,在陪读一阶段之后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去读。

当孩子做功课磨蹭时先不要催他写,而是由着他,并记下他的用时,然后与他一起分析做这些功课到底需要多少时间,这多用的时间他可以做多少他感兴趣的事,这样少用时,快写会让他体会到多少快乐!这样孩子就会明白自己的磨蹭将会使自己失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的机会,这样做是得不偿失的,他就会自觉的提高自己的效率,久而久之就实现了孩子自己学习的目的。

三、鼓励孩子敢于迎接挑战 当今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所以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敢于迎接挑战的精神,学习上我常鼓励女儿说:你太棒了,真聪明这么难的知识你都能答对,老爸好佩服你啊,她一听就很高兴,而且还调动了她的学习积极性,当她遇到困难时,我不断地给她打气,此时我也会和孩子一起努力,用实际行动感染她,也达到了品德教育的目的。

四、表扬奖励和批评惩罚 所有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但又都难免出现缺点与错误。如何对待孩子的每一点成绩与每一个错误,是做家长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取得了成绩应该表扬,犯了错误也应该批评,但表扬与批评的尺度很难把握。不鼓励不批评是不行的,可鼓励与批评过急了孩子的心态往往出现反常,需要家

长把握一个度。

表扬时: 1、多表扬,但不能滥表扬。

不要吝啬你的表扬,尤其是对年龄小的孩子,父母常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认为没有几件事是值得表扬的。其实,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做好一些“简单”的事已经很不容易了。而良好的习惯和惊天动地的成绩就是由这些“简单”的行为累积成的。因此只要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增强自信心,父母就要慷慨地给予表扬,年龄愈小表扬愈多,随年龄的增长逐渐提高表扬的标准。如,小明上学时,一段时期成绩不大理想,期末考试甚至出现数学要补考。但他的母亲从不责怪自己的孩子“笨”,而是耐心地帮他分析原因,不失时机地鼓励他、夸奖他。孩子最怕做应用题,刚学会做时,六道应用题仅能做对二道,然而我却大声夸奖他:“不简单,这么难的应用题你都会做!爸爸小时候还没有你聪明哩!”当发现孩子随手写的一首打油诗,妈妈如获至宝,马上向小明要过来珍藏起来。因为在妈妈心中,这绝不是一句句普通的顺口溜,它更代表了一颗自尊、快乐的童心!同时注意表扬不要过滥,孩子做出值得表扬的事情,才能给予表扬。这样才能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

2、表扬要具体。

家长应特别强调孩子令人满意的具体行为,表扬得越具体,孩子对哪些是好行为就越清楚。例如,孩子看完书后,自己把书放回原处,摆放整齐。如果这时家长只是说:“你今天表现得不错。”表扬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因为孩子不明白“不错”指什么。你不妨说:“你自己把书收拾这么整齐,我真高兴!”一些泛泛地表扬,如“你真聪明”、“你真棒”虽然暂时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但孩子不明白自己好在哪里,为什么受表扬,且容易养成骄傲、听不得半点批评的坏习惯。

3、要及时表扬。

如果孩子做了某一件好事,家长就应立即表扬,不要拖延。否则,时间过长,孩子对这个表扬不会留下什么样印象,更不能强化好的行为。

4、表扬不仅要看结果,还要看见过程。

孩子常“好心”办“坏事”。例如,孩子想“自己的事自己干”,吃完饭后,自己去涮碗,不小心把碗打破了。这时家长不分青红皂白一顿批评,孩子也许就不敢尝试自己做事了。如果家长冷静下来说:“你想自己做事很好,但厨房路滑,要小心!”孩子的心情就放松了,不仅喜欢自己的事自己做,还会非常乐意帮你去干其它家务。因此只要孩子是“好心”就要表扬,再帮他分析造成“坏事”的原因,告诉他如何改进,这样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家庭教育

表扬孩子要“适度”: 1、表扬时爸爸妈妈的感情流露要“浓淡”适度。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孩子稍微有点进步就欣喜若狂,赞不绝口,久而久之,必然助长孩子的自满情绪。还有的家长对孩子总是恨铁不成钢,尽管已看到孩子有很大进步,但为了防止孩子骄傲,他们按捺住内心的喜悦,在语言、行动上无任何表示。经常这样,必然会挫伤孩子的进取心。正确的方法是:在表扬孩子时,高度重视感情的作用,尽量做到“浓淡”适度。有时对孩子轻轻的一个微笑,也会起来许多赞美之词难以起到的作用。

2、表扬和批评的反差要“大小”适度。表扬不仅具有激励、导向功能,而且具有批评功能,例如对甲的表扬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乙的批评。有的家长为了督促孩子进步,总是过分笼统地夸奖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好,时间长了,无疑会使自己孩子丧失信心或产生抵触情绪。

3、 表扬的方式要“实虚”适度。对孩子的评价应该是公正、准确的。但是,表扬作为教育孩子的一种多功能手段,在具体运用中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即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下,允许有一点“虚”内容。这里的“虚”主要指的是两个方面:第一,是对事实的适度夸张。例如,孩子纯粹是因为好玩,挥着扫帚在房间里“扫地”。爸爸妈妈明知如此也不必道破,应及时表扬他爱劳动的行为,这种夸张有利无害,因为它既是对孩子正确行为的肯定,又可以让孩子知道,劳动是一种美德。第二,是对孩子将来的期望。例如孩子的美术作业并不好,每次作画,孩子总有自卑感。爸爸妈妈可以这样说:“你现在还没掌握方法,以后只要按老师要求认真去画,肯定会画得很好!•”这种鼓励尽管超越现实,但对孩子来讲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是要把握好表扬中“虚实”的程度。为此,在含有虚的内容的表扬中,应该注意三点:一要有利于增进孩子自信心;二要不脱离实际;三要给孩子指明前进的方向。三、表扬时要运用表现手段。

对孩子进行夸奖时,父母可运用一些表情手段,例如父母给孩子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喜悦的眼神以表示对其的赞许。这样做,效果有时反而更好。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赏为辅。父母对孩子夸奖或奖励时,不可多用物质方面的奖赏,虽然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

一样,都是夸奖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但多用物质奖赏,则会对孩子产生一些不良影响。

批评孩子的十种艺术。

当孩子犯有过错时,家长往往一味责备孩子,甚至打孩子,一点不讲批评技巧,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儿童教育家温世春先生曾提出批评孩子的十种艺术,对各位家长来说,了解这十种艺术具有很大的意义。

1、最好单独进行,勿使孩子当众丢脸,伤害心灵。

2、批评前,先表扬一些优点,用优点消灭缺点,孩子乐于接受。

3、对事不对人,勿过分强调孩子的过失,重点应放在如何改上。

4、态度要和善,用词可严但不能说脏话;声音可高但不能大喊大叫;应庄重但不可失态,切勿盛气呵斥,咄咄逼人。

5、简明扼要,抓住要害,严肃指出错误,不要说个没完,唠叨不止。

6、一旦有错,及时批评,日后多提醒,防患于未然。

7、批评时全家意见要统一,但不要七嘴八舌一块训斥,孩子有悔改意时就要原谅,鼓励其上进,坚持耐心说服,不可多次责备。

8、要根据孩子不同性格采取不同的方式:性格外向的孩子受责备后会产生羞愧、痛苦但很快就会恢复常态;而性格内向、胆小敏感的孩子受到责备后会产生失望、压抑的情绪,批评时对他们尤其要注意态度温和,语气婉转,否则,就会造成孩子对父母的疏远、反抗。

9、批评应从爱护孩子,提高其品德的愿望开始,以信任孩子能改正错误的态度结束。

10、成功的批评应达到让孩子明辨是非,内化为自我批评和激励的目的。

如何让孩子正确对待批评。

孩子自尊心极强、经不得批评的原因是家长在以往的教育中一味进行表扬和鼓励,很少或根本不进行批评所造成的。因为过度的表扬会使孩子逐渐产生唯我独尊、虚荣心强、好大喜功的特点,就会对批评极为敏感,不能接受。这种现象特别在独生子女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改变孩子的这种特点,让孩子能经得起批评,最根本的办法是对孩子进行“耐错教育”,即承受错误和批评的教育。

进行这种教育时,最关键的是让孩子认识到人人都会犯错误,经别人指出,可以帮助犯错误的人改正。而如果没有人批评指出,错误就可能一直存在下去,最终受害的还是自己。在具体方法的选择上,要遵循保护自尊、循序渐进的原则。因为教养态度的一下子完全改变会使孩子不知所措,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在刚开始时可参照以下做法:一是注意语气。面对孩子的错误,不要用尖锐激烈的语言进行批评,而是指出问题,用建议的语气表达希望。如“我认为这样比较好”、“用这种方法来试试”、“你可以„.”等。二是提出不同的方案,让孩子自己分析选择。三是与孩子一起讨论,在谈话中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

 

 

孩子不接受批评的原因。

孩子犯了错误,家长批评孩子时,为什么有些孩子就是不肯认错?其实问题出在大人身上。在批评孩子时如果能注意下面这些问题,孩子通常就容易接受你的批评了。

只谈眼前不翻旧账做错的事已经批评过了就应该“结案”了,不要老是记着孩子以前不好的地方,让孩子觉得在父母面前永无法翻身。孩子正处在学习做人的过程中,父母要原谅孩子的过错,动不动翻老账,这样很伤孩子幼稚的心,孩子是不会接受的。当我们动怒时常常会急于让孩子认错,会直接针对孩子所做的错事切入。然而,孩子其实不是从小到大都只做错事,必定还有许多可取之处。如果我们只针对眼前的错事指责他,而忽略了他的优点,就很容易让孩子觉得大人眼中只看到他不好的行为,似乎大人并不了解他整个人,孩子努力把事情做好以后,往往需要我们的赞扬。同样道理,在我们批评孩子时,也应先对孩子做得好的方面给予肯定,然后再指出做得不对的地方,要让孩子知道家长不是光把眼睛盯住他的错处。增加身体接触在批评孩子时可以搂着他的肩膀说话,或拉着他的手讲道理给他听。我们都知道忠言逆耳,有些听不得一句重话的孩子会非常排斥所有指责他的话。所以当我们实在需要责备他时,应该用眼睛正视孩子,在说着指责他的话时,身体部分要有接触,这样就能达到恩威并用的效果。批评过后要表达对孩子的感情依旧批评过后,父母不要一直板着脸说话或不理睬孩子,如果本来打算和孩子出去玩,也不能以孩子今天做错事为理由不带他出去。要让孩子知道,做错了事就应受到批评,但父母不会因为他做了错事就不爱他。

几种能体现爱心的惩罚技巧 1.不跟孩子说话:子犯错时暂时不理会孩子,暂停和孩子说话。

2. 扣除零用钱:孩子有一定的零用钱可用,如果孩子不听话,可以跟他约法三章,每一次可以扣掉多少零用钱,以示制裁,让他知道自找麻烦,而在行为上有所节制。

3. 取消快乐的活动:当孩子犯规时,父母可以很坚定而明确告诉他,这种行为父母不喜欢,必须接受「取消看一场电影」的处罚。孩子很会观察大人的脸色,用严肃表情、或快生气的表情,让孩子知道父母的不喜悦,养成从父母表情看喜怒的敏感心。

4. 扣分的办法:在家中可以设置管教扣分办法,跟孩子约法三章,凡是有表现良好或犯规,就以加分扣分来考核其表现,可以用花朵来做奖牌,每周或多少天计算一次。达到水准以上就给予某些鼓励,以迎合孩子的需求。

5. 罚做家事:在罚做家务之前,一定跟孩子事先说明清楚,不可以引起怨气,要在心服的情况下做家事,以示将功赎罪的心情来做事才好,所做事件不可繁重危险,点到为止。

6. 自我惩罚:令孩子犯了规就打自已嘴巴两下,以示他犯了规,要改正。

7. 经常告知孩子:爸妈不喜欢你这种行为!当不得体的行为,或不良好的言词出现,父母要及时纠正,可以跟孩子立刻说「你这种行为,爸妈很不高兴!」,父母的内心感受立刻抛给孩子。

总之,对孩子要表扬,批评与惩罚要注意方法,不能滥于表扬,也不能过分批评,惩罚,且必须让孩子明白:有错能改,还是一个好孩子,爸爸妈妈还是很爱你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8799918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https://yiminshijie.com/n/6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