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文化(中国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

  中国是中国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中国茶树、利用中国茶叶和栽培中国茶树的国家。茶树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万年的历史。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大约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依照《诗经》等有关文献记录,在史前期,“荼”是泛指诸类苦味野生植物性食物原料的,从发现了茶的其他价值后才有了独立的名字“茶”。中国从何时开始饮茶,众说不一,西汉时已有饮茶之事的正式文献记载,饮茶的起始时间当比这更早一些。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在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中国的茶文化与欧美或日本的茶文化的分别很大,饮茶始于中国。茶叶冲以煮沸的清水,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的固有之味,重在意境,饮茶要求安静、清新、舒适、干净,这是茶的中式品茶的特点。同样质量的茶叶,如用水不同、茶具不同或冲泡技术不一,泡出的茶汤会有不同的效果。中国自古以来就十分讲究茶的冲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泡好茶,要了解各类茶叶的特点,掌握科学的冲泡技术,使茶叶的固有品质能充分地表现出来。

  茶有健身、治疾之药物疗效,又富欣赏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国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坐茶馆、茶话会则是中国人社会性群体茶艺活动。中国茶艺在世界享有盛誉,在唐代就传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饮茶始于中国。

  茶文化从广义上讲,分茶的自然科学和茶的人文科学两方面,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指茶对精神和社会的功能。由于茶的自然科学已形成独立的体系,因而,现在常讲的茶文化偏重于人文科学。

  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品茶的环境一般由建筑物、园林、摆设、茶具等因素组成。饮茶要求安静、清新、舒适、干净。中国园林世界闻名,山水风景更是不可胜数。利用园林或自然山水间,用木头做亭子、凳子,搭设茶室,给人一种诗情画意。供人们小憩,不由意趣盎然。

  江南爱清饮,钟意品绿茶

  清饮,即饮用单纯的茶汤,这是古时汉民族流传下来的饮茶的一种方式。古代人们饮茶时,最初会加入许多佐料加以煎煮,如食糖、柠檬、薄荷、芝麻、葱、姜等。到了后来,才发展出用沸水冲泡茶叶,然后加以清饮品味的方式,为历代清闲的上层阶级所推崇,尤其在江南一带长盛不衰。

  而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仍保留着煮茶而食的习惯。清饮有喝茶和品茶之分。喝茶无情趣,品茶有意境。凡品茶者,细啜缓咽,注重精神享受。人们常说“品龙井、啜乌龙、吃盖碗茶、泡九道茶和喝大碗茶”,均为清饮。

  清饮绿茶,多用玻璃杯。泡饮前,先看茶叶色泽,或碧绿,或深绿,或多毫;再闻香气,有奶油香、板栗香或锅炒香;最后观形,条索状、针状、扁状等。观赏茶在水中的缓慢伸展、游动、变幻过程,叫“茶舞”。品绿茶以三杯为度,再续泡,茶汤淡薄无味。

  成都盛行盖碗茶

  盖碗,是由成都最先创制的一种特产茶饮,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又称“三才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

  旧时,川人饮用盖碗茶很有讲究。品茶之时,以托盘托起茶碗,用盖子轻刮半覆,吸吮而啜饮。若把茶盖置于桌面,则表示茶杯已空,茶博士即会将水续满;若临时离开,只需将茶盖扣置于竹椅之上,即不会有人侵占座位。茶博士斟茶也很有技巧,水柱临空而降,泻入茶碗,翻腾有声,须臾之间,戛然而止,茶水恰与碗口平齐,无一滴溢出,简直是一种艺术享受。

  饮用盖碗茶时,一手提碗,一手握盖,用碗盖顺碗口由里向外刮几下,一来可以刮去茶汤面上的漂浮物,二来可以使茶叶和添加物的汁水相融;然后以盖半覆,吸吮而饮。

  茶事趣闻

  茶船子,又叫茶舟,即承受茶碗的茶托,相传是唐代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所发明。原来的茶杯没有衬底,常会烫到手指,她就巧思发明了木盘子来承托茶杯。为了防止喝茶时杯易倾倒,她用蜡将木盘中央环上一圈,使杯子便于固定。后来,茶船改用漆环来代替蜡环。这种特有的饮茶方式诞生之后,就逐步向四周地区发展,后世遍及于南方。

  昆明常饮九道茶

  在云南昆明一带,非常流行一种称为“九道茶”的茶俗,因饮茶时有九道程序,故名“九道茶”。泡九道茶一般以普洱茶最为常见,多用于书香门第接待宾客,又称迎客茶,温文尔雅是饮九道茶的基本礼仪。

  湖州爱喝熏豆茶

  熏豆茶又称烘豆茶,是江浙一带尤以湖州南浔为主的汉族传统饮茶习俗。当地待客之时,向来以此茶相迎。目前,仍有部分地区保持着这一习俗。

  熏豆茶是由少量嫩绿茶叶和大量的“茶里果”调配而成。茶里果通常由熏青豆、炒芝麻、炒紫苏、橙皮、丁香萝卜干丝五种原料制成。根据各自的喜好,还可加入扁尖笋干、香豆腐干、咸桂花、腌姜片等佐料。

  冲泡时,先将细茶放入茶盅,用95℃开水冲泡,再加放三四十粒熏青豆;也可将茶叶和熏青豆同时放进茶盅,再冲泡开水。茶汤绿中呈黄,嫩茶的清香和熏青豆的鲜味混为一体,提神暖胃,滋养身体。

  茶事趣闻

  喝熏豆茶,就要先制作熏青豆。熏青豆的烘制是在每年农历秋分过后。选上好的嫩毛豆,必须是秋季的晚黄豆,鲜嫩饱满,粒大色青。先剥出豆粒,再放入开水中煮熟,在半熟时加盐、味精,滤干后捞出,摊在铁丝网筛上,用炭火熏。

  “熏”有两种作用,一是经过烘烤,可以杀菌,并使食品中水分大部分挥发,提高防腐能力;二是能产生一种特别的清香,即成为熏青豆。这样烘成的熏青豆,熟而不焦,酥而不硬,清香可口,余味无穷。

  藏族钟情酥油茶

  酥油茶是藏族同胞饮茶的主要方式和招待客人的重要礼节。据传,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2年)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完婚时,带去大批精美工艺日用品及酒、茶等土特产。文成公主创制了奶酪和酥油,并以酥油茶赏赐群臣,从此渐成风俗。

  酥油茶主要的用料是酥油(又称黄油),茶用砖茶。制作时,将砖茶用水煮好,加入酥油,放到一个细长的木桶中,用一根搅棒用力搅打,使其成为乳浊液。或将酥油和茶放到一个皮袋中,扎紧袋口,用木棒用力敲打。

  藏民喝酥油茶还经常与吃连在一起,一是与肉类搭配,有全羊、手抓肉、杂碎肉、清汤肉、烤肉等;另一类与藏粑和蕨麻包等面食搭配,放炒面、酥油入碗,边拌边吃。

  蒙古族喜饮奶茶

  蒙古牧民非常喜爱喝茶,旧时一块砖茶可换一头羊或一头牛,草原上有“以茶代羊”馈赠朋友的风俗。牧民们日常饮用的茶有三种:酥油茶、奶茶、面茶。

  蒙古奶茶,蒙古语称为“乌古台措”。这种奶茶是在煮好的红茶中加入鲜奶制成。蒙古族人不但自己爱喝奶茶,而且还用奶茶招待宾客。

  到蒙古族牧民家中做客时,要遵循当地的习俗。主客的座位按照男左女右排列,贵客和长辈要按主人的安排在主位上就座;然后,主人用茶碗斟上奶茶,放入少许炒米,恭敬地捧起,先向贵客和长辈各敬一碗,客人则须用右手接碗,否则视为不敬。若客人不想再喝茶,可用碗边轻轻地碰一下勺子或壶嘴即可。

  维吾尔族独特的香茶

  居住于新疆天山以南的维吾尔族,主食面粉烤制的馕饼,又香又脆,常与香茶伴食。他们认为,香茶有养胃提神的作用,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饮料。

  制作香茶时,先将茯砖茶敲碎成小块状;同时在长颈壶内加水至七八分满,加热至沸腾时,抓一把碎块砖茶投入壶中,再次沸腾约5分钟,将准备好的姜、桂皮、胡椒、芘等细末香料放进茶水中,轻轻搅拌3~5分钟即成。为防止倒茶时茶渣、香料混入茶汤,长颈壶上套有一个过滤网。南疆维族喝香茶,与早、中、晚三餐同时进行,通常是一边吃馕,一边喝茶,这种饮茶方式,不仅把它当成饮料,更把它当成一种配食的汤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8799918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https://yiminshijie.com/n/2449
返回顶部